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和原因
发布时间:2024-01-06   【打印此页】

滚动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损坏,如装配不当、润滑不良、水分和异物侵入、腐蚀和过载,这些都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即使在正常的安装、润滑和维护下,轴承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简而言之,滚动轴承故障的原因非常复杂。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和原因如下。
1。疲劳剥落
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表面都承受载荷并相对滚动。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裂纹首先在表面以下一定深度处形成,然后扩展到接触面,导致表面出现剥落坑,并发展成大面积剥落。这种现象是疲劳剥落。疲劳剥落会导致操作过程中冲击载荷、振动和噪音增加。一般来说,疲劳剥落通常是滚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轴承寿命是指轴承的疲劳寿命,轴承寿命试验就是疲劳试验。试验程序规定,滚道或滚动体上面积为0.5mm2的疲劳剥落坑被视为轴承寿命的终点。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高度分散,在同一批轴承中,其高寿命和低寿命可能相差数十甚至数百倍。这从另一个角度突出了滚动轴承故障监测的重要性。
2。磨损
由于灰尘和异物的侵入,滚道和滚动体的相对运动会导致表面磨损,润滑不良也会加剧磨损。磨损的结果是轴承间隙、表面粗糙度增加,轴承运行精度降低,这也降低了机器的运动精度,增加了振动和噪音。对于机械轴承,通常是磨损量限制了它们的寿命。
此外,还有一种微振动磨损。当轴承不旋转时,由于振动的影响,滚动体和滚道接触面之间会有轻微而反复的相对滑动,导致磨损,在滚道表面形成类似振动的磨损痕迹。
3。塑性变形
当轴受到过度冲击或静载荷、热变形引起的额外载荷或高硬度异物侵入时,滚道表面会形成凹痕或划痕。这将导致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振动和噪音。一旦出现压痕,压痕产生的冲击载荷将进一步导致附近表面剥落。
4。生锈
生锈是滚动轴承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高精度轴承可能会因表面生锈而失去精度,无法继续工作。水分、酸或碱性物质的直接侵入会导致轴承腐蚀。当轴承停止工作时,轴承的温度降至露点,空气中的水凝结成水滴附着在轴承表面,这也会导致腐蚀。此外,当轴承内部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能会通过滚道和滚动体上的接触点,导致薄油膜产生电火花并产生电腐蚀,在表面形成洗衣板状的不平坦。
5。断裂
过大的负载可能会导致轴承零件断裂。研磨、热处理和装配不当都会导致残余应力,操作过程中过度的热应力也会导致轴承零件断裂。此外,不正确的装配方法和工艺也可能导致轴承环边缘和滚子倒角处的挡块脱落。
6。胶合
在润滑不良和高速重载下工作时,由于摩擦加热,轴承零件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温,导致表面烧伤和粘附。所谓的粘合是指一个部件表面上的金属粘附到另一个部件的表面上的现象。
7。保持架损坏
装配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保持架变形,增加其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甚至使一些滚动体卡住无法滚动。它还可能导致保持架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摩擦。

  上一篇第一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86522345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